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探究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5月30日上午,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研培部在我校举办了主题为“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有效生态课堂”的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研讨会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培训活动,牡丹江地区二十多所高中的化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市教研院化学教研员栗春华老师主持,活动共设四个环节:课程展示、研评课、教师论坛和专家讲座。
课程展示环节中,牡二中李晓玲和曲为妍两位老师共同完成一节别开生面的衔接课。他们通力协作,将《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这节复习课分为两大部分讲解。其中,李老师首先将课堂内容从知识点学习延伸到实验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实验环节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曲老师在李老师授课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探究了二氧化硫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合理利用和尾气处理等问题。两位老师天衣无缝的配合与两堂课的完美对接,帮助学生构建了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认知模型,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感。牡一中杨春江老师的《二氧化硫》一课,带领学生分析了酸雨的成因,并通过宏微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硫的减排方法,课堂脉络清晰,逻辑性强,教学效果显著。
研评课环节,牡二中化学教研室主任刘勇生老师和牡一中化学教研室主任弥春燕老师分别对展示课进行了研评,他们强调了学生有效参与和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论坛环节由刘勇生老师主持,主题为《在化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参与论坛的有牡二中徐亚坤、牡五中胡海亮、牡三中王爱军、牡一中孙丽娜,四位老师分别从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兴趣培养和教学设计四方面入手,论述了在化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的问题,赢得与会教师一致好评。
专家讲座环节,市教研员栗春华老师结合必修教材的变化,对新课标从理念到阐释、从目标到内容、从结构到叙述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详细解读,帮助教师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与会教师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新要求、立足新理念,才能在新课改的实践中逐步落实核心素养。